1个问题
说起建党的标志,人们都喜欢提及那个颇富象征性的喻体——南湖的红船。"如果说,这艘红船回答了'共产党从何而来'的问题,那么,《觉醒年代》回答的便是'这艘红船从何而来'。"对于这部剧作的主旨与题材,导演张永新开门见山。
《觉醒年代》制片人刘国华接受大公报专访/记者张宝峰摄
《觉醒年代》反映的是从1915年到1921年这六年间的故事,也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,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阶段的历史。"这部剧反映的是一个思想觉醒、文化觉醒的宏大时代,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建立的历史画卷。立项之初,上级部门就要求,一定要把这部剧拍成叫得响、立得住、传得开、留得下的精品力作。"总制片人刘国华回忆到。巧合的是,为了写好这六年的故事,编剧龙平平打磨剧本也用了将近六年时间。
《觉醒年代》导演张永新接受大公报专访/记者张宝峰摄
"好剧本是一个好的基础,但如何精准呈现那个时代思想流变的过程?如何用可亲可感的方式入得观众的眼?则是我们进行二度创作时面临的最大难题。"张永新说,"我的一个指针就是:要做一步活生生的剧,也就是让角色'说人话 办人事',呈现出人物鲜活的个性。"
众所周知,《觉醒年代》的剧中人非同一般。陈独秀、李大钊、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蔡元培、胡适、鲁迅……随便请出一位,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,甚至说都是一部戏当仁不让的"男一号"。但这一回,众多"男一号"们却要在一部戏里竞逐风流。"处理不好,就会造成角色的扁平化,甚至会引发观众的质疑。于是,如何准确呈现主要人物的风骨,便成了我们下功夫最大的地方。"张永新说。
180天犹疑
如果说,"搭建好剧中人"是导演面临的第一道考题,那么"搭建好剧组人"就是制片人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关口。如今回看,《觉醒年代》气势恢宏,质感十足,戏剧性佳,真实感强。给人感觉,从台前到幕后,整个团队十分聚气给力。但只有刘国华知道,为搭建这个团队,自己经历了多少次"三顾茅庐"。
"成功拍摄一部作品,简单说就需要本子、班子、票子。在剧本和投资都有了着落的情况下,尽快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,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。而一个团队的核心就是导演。于是我第一时间拨通了永新导演的电话。"刘国华回忆说,最初张永新爽快应允。不过,随着对剧本了解的逐渐深入,导演开始产生犹疑。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海报
《觉醒年代》主题宏阔,人物众多。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梳理出思想流变的线索,在革命先驱、文化大家中找到彼此深层次的牵连,要对人人皆知又似乎又不甚了了的众多"名场面"进行视觉呈现,要在政治性与艺术性、历史性与生动性上做到最佳的平衡,如此种种,完成《觉醒年代》这道考题,难度可想而知。
张永新回忆说,"开始我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。后来,我开始担心自己能否驾驭得好。最后,国华找我做了一次长谈。关于这部剧会是什么样子,应该是什么样子,以及影视人的责任与雄心。"那次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聊天,彻底坚定了张永新一定要站上考场、交上佳作的志气与信心。而从两人第一次通话,到真正着手组建团队,制片人、编剧、导演之间的沟通与商榷,足足用去了半年时间。
16个字
张永新确定"操盘"之后,刘国华又逐一邀请各位主演,大家的犹疑出奇地相似。能否演绎好这些名望如山的巨人?能否呈现出人人心中有的那些名场面?很多演员望而却步。一次谈,两次谈,刘国华自比像"说客"一样,激活了一个个主创人员心中的创作欲望。
"我能理解,正是由于各位老师对那段历史充满敬畏,对这部戏充满期待,对自身的储备和能力又十分谦虚,所以他们才会一次次婉拒我。"刘国华说,但先驱的故事摆在那里,先人的精神激励着他们,对高峰作品的企及欲也"撩拨"着他们,于是,我们最终走到了一起,大家是那样的心气十足、满怀热血,仿佛剧中人一样。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剧照
为了增强剧作质感,刘国华和张永新联手邀请中央美院、天津美院联手创作了一批精美的版画插画;为了凸显角色的底蕴与气度,邀请诗词专家为于和伟(剧中陈独秀扮演者)设计高唱《定风波》;为了精准还原历史上的名场面,邀请外交专家把关巴黎和会等重要场景;为了客观呈现"南陈北李"所在的地域特点,邀请民俗专家对入画的各个细节进行"扫描"……就这样,一部精品力作在"各路神仙"的保驾护航下,成功"过海"。
从第一次开机8个月时间,到第二次补拍,再算上后期剪辑,《觉醒年代》剧组一共用了三年半的时间,以"精雕细琢"的态度和水准,完成了这部大戏。如果算上编剧撰写剧本的时间,整整是"十年磨一剑"。刘国华透露,全剧组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16字方针:"如履薄冰,抱定宗旨,全力以赴,尽善尽美","现在我们可以说,这些要求我们基本做到了。"
300双眼睛
《觉醒年代》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:李大钊站在火车头上,向数百位工人兄弟介绍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。"我当时向执行导演团队提出要求,我说我要从所有演员的眼睛里看到精气神。"张永新回忆说,现场300多位群演来自五湖四海,对于他们能否准确传递出那种情感,自己心里并没有底。
拍摄现场,当李大钊喊出那句著名的台词"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,我们自己的国家,我们不爱,谁爱?"后,张永新发现现场瞬间凝固了,所有人都像怔住了一样。而他在监视器后面清晰地看到,所有演员的眼睛都是晶莹剔透的,很显然,大家都被那种气氛感动并融化了。以至于当时张永新数次喊停,现场所有人竟然"无动于衷"。
"那一刻,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同为中国人,彼此之间心灵的相通与交流。"张永新说,是那句台词击中了每个人的心,是那段历史感染了每个人的情,也许这就是《觉醒年代》最动人的地方。
镜头内外俱洒泪 历史剧作皆精彩
"在拍摄过程中,我和导演经常在现场或后期机房中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两个大男人,忍不住流下热泪。"刘国华回忆到。
《觉醒年代》是一部历史剧、正剧,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"男人戏",但这并不妨碍它饱含的深情。陈独秀送别儿子时,隐而不发的浓浓父爱;"南陈北李"相约建党,面对饿殍遍野时的嚎啕大哭……凡此种种,父子情,同志情,都让剧组人员深深动容。
"镜头前,演员噙泪;镜头后,导演洒泪。"刘国华说,这种沉浸式的拍摄,既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,也打开了当代人与历史先驱们隔空对话的窗口。"这种对话是一种理想信念的交流,是一次精神上的传承和传递,它会让人变得笃定和有力。"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剧照
剧中每个人物退场时,屏幕都会给出简要的字幕,概述其一生贡献。在陈独秀之子陈延年英勇就义后,屏幕打出的字样非常简洁:"宁死不跪,被乱刀砍死"。"我第一次看到这两句话时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。"张永新回忆说,当年,陈延年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他也是血肉之身,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,在面对敌人屠刀时,可以昂首而立?"我想,他的心中一定有一团火。"
张永新说,尽管电视剧播出后,收获好评如潮,"但我以为真正的精彩是历史的精彩,我们只不过尽到了一个影视工作者的本分而已。"
剧组做足"三种功夫" 观众完成二次创作
《觉醒年代》播出后,剧组也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。"从耄耋老人到翩翩少年,观众们都给予了宝贵的肯定。"刘国华说,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追更与热捧,更让剧组深受感动。"以往我们总觉得,历史剧和主旋律是不是天然地和年轻观众有距离?这一次我们真正明白了,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,这种距离只不过是人为设置的一道杠而已。"
按刘国华的话说,剧组在拍摄过程中,下足了"笨功夫""苦功夫""硬功夫",在史实中抽取细节,在人物上挖掘灵魂,"我们要求自己做到'细节控',最终我们用大量的细节,做到了尊重历史、还原历史,尊重观众、奉献观众。"
《觉醒年代》受到年轻人的热捧
谈及这部剧对青年的教育意义,刘国华与张永新都谈到,"百年以前,陈独秀、李大钊、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先辈,他们就是当年的80后、90后、00后,他们也是曾经那个少年,但是为了国家,为了救亡图存,他们舍弃小我拥抱大我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。年轻观众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才深受感动,才有了觉醒。"
张永新说,在那样一个波谲云诡的时代,我们的先辈们完成了了不起的壮举,展现出高贵的精气神。因此,真正打动观众们的,应该是先辈们身上那种伟大的人格,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。"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说法,作为创作人员,我们完成了这部剧的第一次创作,而我们的观众朋友则完成了这部戏的第二次创作。"
于和伟:追忆百年风骨 致敬觉醒年代
建党百年,风云际会。日前,由央视推出的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火爆荧屏。该片以回溯百年的历史视角、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、电影水准的质感体验,清晰勾勒出百年前的那段烽烟岁月,重现陈独秀、李大钊、毛泽东等时代骄子的形象与风骨。近日,大公报对剧中陈独秀的扮演者、著名演员于和伟进行了独家专访。透过他的演绎和理解,《觉醒年代》的创作幕后得以徐徐揭开。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 于和伟剧照
一九一五年初,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内,翠色初染,怡人安然。两团中国留学生正为"倒袁"还是"挺袁"激烈争执。青年学生李大钊痛陈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的卖国行径,力主开启民智、推行共和。"如你所言,是个见识极高的青年。"听完李大钊的慷慨陈词,一个"叫花子"模样的人这样评论道,众人扭头,但见那人正在扒拉别人的剩饭剩菜,蓬头之下,双目炯炯,嘴角滋着一抹油星。他,就是陈独秀。
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之一,这般形象的陈独秀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鲜少出现,而陈李初会的镜头更让人心潮澎湃。从这一场景开始,《觉醒年代》拉开了百年前群英汇聚、报国图强的大幕。观众也看到了更多以往从未被表现过的历史细节。高达九点二的豆瓣评分,网络上热烈的评论交流,都印证着这是一部成功且出圈的"历史正剧"。
主旋律出圈贵在"真"
《觉醒年代》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前跌宕波澜的故事,历史背景涉及袁世凯称帝、护国运动、张勋复辟、护法运动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历史事件,将布尔什维克主义进入中国前的这段往事呈现在观众面前。故事主线从一九一五年《青年杂志》问世开始,以《新青年》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为中心,聚焦新文化运动、五四运动。
与其他同类题材的表现手法不同,《觉醒年代》从揭露政治、经济范畴的"硬历史",转向描述以文化精神为主的"软历史"。正像有评论说的那样,这种主要从思想、文化视角讲述建党前史的创作思路,是对当下知识强国、文化强国思想的贯彻,也在创作上为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开辟了新路子。
"宏大的叙事,细腻的表达,精致的画面,都是这部剧作成功的原因。"谈到对《觉醒年代》的评价,于和伟认为,这部剧作不仅讲述了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故事,更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风貌,特别是准确呈现了当时那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。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 于和伟剧照
三演陈独秀仍出"新"
在"精神之觉醒 思想之启蒙"的主脉之下,《觉醒年代》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陈独秀、李大钊、胡适的相知相识,再到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故事作为叙事主线。与此同时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陈延年、陈乔年等革命青年对于真理的追逐,则构成了一条重要的辅线。
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,对于中共两位主要缔造者"南陈北李",讲述李大钊生平的剧作相对多一些,有《李大钊》《铁肩担道义》等,对陈独秀的描写却不多。事实上,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,绝对是急先锋式的人物,这一点恰恰是《觉醒年代》前期集中展现的地方,亦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。
对于于和伟而言,其实这次并非他首次扮演陈独秀。此前,在电视剧《中国1921》中,于和伟曾扮演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一年间的陈独秀,其后在电影《建军大业》中,于和伟饰演了一九二七年的陈独秀。此番在《觉醒年代》,于和伟扮演的则是从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一年这七年间的陈独秀。时间跨度更大,人物层次丰富,成为于和伟这次出演陈独秀面临的全新挑战。
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 于和伟剧照
研读史料力求神似
"从样貌上讲,我是有差别的,但塑造人物更重要的是神似。"于和伟表示,通过阅读大量史料,自己对陈独秀逐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。"他身上有一种旷达之气。具体说,他既武断,也坚定;既狂狷,也赤诚。我觉得,抓住这些特点之后,陈独秀的形象就可以出来了。"
在于和伟眼中,百年前的时代骄子们,都共享一种赤诚,都心怀一种担当。而陈独秀,无论在个性上,还是从人格上,都堪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。
作为一部献礼之作,《觉醒年代》不仅用精良的制作感染着观众,同时也深深地打动着剧中的演员。"正因为要塑造好这个角色,我才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去静心地研读民国社会历史风貌的书籍,包括陈独秀的传记,包括其他大儒的笔记,做足功课让我真正走进了这些文化先驱的精神世界之中。"于和伟说,在风雨飘摇的时代,在国运危殆的关口,我看到了,他们是怎样昂然地挺立在那里,怎样抗争在救国救民的征程上。可以说,这个角色深深地教育了我。
如今,坐在电视机前,以观众的身份观看这部剧作,最令于和伟动容的,依然是陈独秀的那句台词:"我爱这个国家,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……"